关于马潮联青

团史

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社会力量。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青年团(马潮联青)乃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马潮联会)的附属组织,目的在于培育新潮青人、推广潮青文化、联络感情、交换知识、研究学术、提倡文娱及体育活动,并协助发展马潮联会各属会青年团。

1974年,雪隆潮州会馆(前身雪兰莪潮州八邑会馆)时任会长柯子玉倡议组织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青年组联合委员会,同年8月17日,在登嘉楼潮州会馆举行的马潮联会第卅五届代表大会,通过了雪隆潮州会馆的提案,成立马潮青,促进各地属会成立青年组,以培养潮属青年人才。大会批准了马潮联青简章,并即席选出雪隆潮州会馆(召集人)、霹雳韩江公会、吉兰丹潮州会馆、马六甲潮州会馆、槟榔屿潮州会馆、关丹潮州会馆、森美兰潮州会馆、麻坡潮州会馆和沙巴斗湖潮州公会九单位会馆青年团负责筹备工作。大会上,各地潮籍乡亲即席乐捐马潮青基金,共收到8千100令吉创团基金。

经过召集人及各筹组单位之努力联络与奔走,在马潮联会各属会青年组之支持下,于1974年10月20日,在雪隆潮州会馆召开第一次会议,遴选出第一届常务委员:

主任 : 杨应锦(雪隆)
副主任 : 辜本初(霹雳)
秘书 : 姚兆平(雪隆)
财政 : 张金祥(森美兰)
查账 : 陈子儒(吉兰丹)
文化股长 : 黄梓深(马六甲)
体育股长 : 方友哲(槟榔屿)
联络股长 : 石国豪(关丹)
委员 : 林文英(麻坡)
  : 朱增业医生(古晋)

1975年8月15日,在马潮联会值年所在地吉兰丹潮州会馆举办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出席的计有16个属会代表。代表大会通过举办全国性《潮青杯乒乓友谊赛》作为增进全国同乡青年相互联络的第一步。同月17日,马潮联会第36届代表大会接纳通过马潮青提案,准予马潮联会常年代表大会召开时委派2名代表列席。

1975年11月22日至23日,《第一届“潮青杯”全国男子团体乒乓锦标赛》假雪隆潮州会馆举行,全国10个属会派出球队参赛。森美兰潮州会馆所派出的队伍摘冠、亚军落在霹雳韩江公会手中、季军和殿军分别由大山脚韩江公会和吉兰丹潮州会馆夺得。其他参赛会馆包括马六甲潮州会、居銮潮州会馆、雪隆潮州会馆、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关丹潮州会馆及甘马挽潮州会馆。1978年,古晋在第四届代表大会提议举办《马潮属青少年图画比赛》,提升青少年对美术的兴趣。大会通过与书法比赛同时进行;这也为日后全国学艺比赛的承办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5年11月11日至13日《第一届全国潮青领袖训练班》于吉隆坡美马高原举行。1989年第15届代表大会的马潮联青干部会议工作会议上,通过后把干训营改为《全国潮青领袖训练营》,并要求设立小组研讨长期领袖训练课程。同年8月16日由古晋潮青团体育股策划的“潮州行”,邀请大会代表参加,以促进同乡子联络及友谊,加强体育活动方针,促成《第一届“潮州行”徒步竞走比赛》。

潮州素有文化之乡之美称,历年来潮籍人士在文学方面均有不俗表现。马潮联青于1990年举办《第一届杰出潮青文学奖》,表扬及鼓励资鼓励在文学方面有特出表现的潮籍人士,并作为模范;以鼓励同乡子女,努力以赴,为民族为国家培育更多英才。

马潮联青成立初时,是由该年轮值举办大会的青年团团长担任总团长之职位。  自1988年以后,才改为两年一任,并以投票的方式产生中委会。 中委会再进行复选,选出总团长。 中委会需委任从1988年以来之历届总团长将成为永久顾问。

马潮联会在全马共有58个属会,其中共有54个属会设有青年组,并加入成为马潮联青会员。

 


联青徽章

 总团标志是:

  • 中间四条白线代表我潮青力量,在逐渐地发展中奔向光明之前途。
  • 深蓝代表我潮青英勇果断精神。
  • 黄色代表我潮青之尊严。
  • 红色代表我潮青之光明前途。
  • 圆形代表吾各属团团结一致。

1979年,经由值年主任吉玻潮青负责聘请专业人士评选最优秀者3张交由代表大会遴选,最终沙巴斗湖潮州公会青年组蔡顺安的作品脱颖而出,被选为马潮联青新徽章。
此“ 潮联青” 三字徽章也一直沿用至1991年12月14日,才以“马潮联青”新徽章取代。

 


团歌

20世纪90年代,马潮联会的会歌诞生了,《马潮联会会歌》荣获第7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的“2013年海外(港、澳、台)粤籍社团会歌评选活动”金奖。动创作团歌的工作,第9届中委会依循2003年8月16日常年代表大会的议决,在获得马潮联会常务委员会接纳后,由时任中委拿督许嵄智律师、陈泰隆硕士、郑永贵、张瀚量和洪淑兴等进行马潮联青团歌的编写、谱曲和录音工作。
马潮联青团歌在2004年常年代表大会上首次,而改良版则再2005年7月16日完成录音,并于同年8月16日常年代表大会地上发布。

通过不断修改及提升;团歌从仪式版、新版到改良版,最后定案的《马潮联青团歌》沿用至今已有18年历史。《马潮联青团歌》歌词属集体再创作,旋律优美而庄严。参与写词的乡长、乡贤有拿督斯里邦里玛丘克海、林家光、吴俊标、拿督许嵄智律师和张树林等人。音乐导师何金凤、钢琴师刘晓荣,以及雪隆潮州会馆一群热心同乡演绎,包括吴俊标、林家光、谢惠心、黄楚合、刘兆来、许良浩、许璇娟、叶颂英、黄玉英、张桂成、洪瑞婵、杨佩芬、拿督许嵄智律师、蔡素雰都参与了录制。

播放影音:马潮联青团歌